湖北经济学院档案馆馆藏四个全宗档案
01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全宗指南(1907年11月~2002年8月)
一、全宗来源简况
1、全宗构成者形成和职责范围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发端于1907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商科学校之一湖北商业中学堂。这所学校跨越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代,屡受创痛,饱经沧桑,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 的一个缩影。在其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矢志商科教育生生不息,哺育经贸人才孜孜以求,愈挫愈勇,百折不回,始终坚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人才,形成了优良发办学传统,对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2、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称
1907-1911年 湖北省高业中学堂(武昌东厂口)
1911-1925年 湖北省甲种商业学校(武昌雄楚楼)
1925-1926年 湖北省商科高级中学(武昌雄楚楼)
1927-1935年 湖北省立第二高级中学(汉口球场街)
1935-1938年 湖北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武昌西卷棚)
1938-1940年 湖北省联合中等以上学校高商分楼(巴东楠木园)
1940-1946年 湖北省立第一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利川汪家营)
1946-1952年 湖北省武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武昌涵三宫)
1952-1955年 湖北省武昌贸易学校(武昌涵三宫)
1955-1957年 湖北省武昌商业学校(武昌街道口)
1958-1964年 湖北省武汉商业学校(汉口赵家条)
1965-1987年 湖北省商业学校、湖北省商业干校(武昌街道口)
1988-1992年 湖北省商业专科学校(武昌街道口)
1993-2002年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昌街道口)
3、全宗管理机构和全宗档案数量
馆藏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全宗1907~2002年综合文书档案3666卷,64944件。
二、档案内容与成份介绍
馆藏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文书类(案卷级)、教学类、科研类、行政类、党群类、财会类、出版类、基建类、照片类、实物类。其中文书类(案卷级)1252卷、教学类1333卷、科研类59件、行政类824件、党群类344件、财会类974卷、出版类14件、基建类65卷、声像类42卷。
02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全宗指南(1948年11月~2002年8月)
一、全宗来源简况
1、全宗构成者形成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源于1948年11月创办于河南郑州的中州农民银行附属银行学校。这所学校是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全国解放、建设新中国而建立的。她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后的坎坷历程,始终不渝地坚持培养金融管理人才,从一所全国重点中专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在全国金融系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等专科学校。其坚实的金融教育基础、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在中南地区被誉为“金融人才的摇篮”“金融战线的黄埔军校”。
2、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称
1948年 中国人民银行附属银行学校(郑州碧沙岗)
1949-1951年 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区行附属银行学校(汉口)
1952-1957年 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干部学校(汉口)
1958-1959年 湖北省财政金融干部学校(武昌荆南街)
1960-1983年 湖北银行学校(武昌荆南街)
1984-1991年 湖北金融专科学校(武昌荆南街)
1992-2002年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武昌荆南街)
3、全宗管理机构和全宗档案数量
馆藏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全宗1948~2002年综合文书档案9518卷,55031件。
二、档案内容与成份介绍
馆藏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文书类(案卷级)、教学类、财会类、照片类、实物类。其中文书类(案卷级)2823卷、教学类2466卷、财会类1220卷、声像类33卷。
03 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校全宗指南(1984年9月~2002年8月)
一、全宗来源简况
1、全宗构成者形成
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创办于1984年。这所学校是改革开放时期,为提高我国计划系统干部文化素质,加强计划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而建立的。作为全国计划系统唯一的干部学院,自1987年开始招生到三校合并组建湖北经济学院前,为全国10多个省市共培养(训)了万余名在职干部,对提高宏观经济管理领域干部队伍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所学校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办学方向,1993年对外联合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9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获得独立开展普通高等教育资格,走出了一条成人高校改革创新的道路,并以其十年普通本科教育的探索历程积累经验,为湖北经济学院的组建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称
1984-2002 湖北计划管理干部学院(武昌东湖路)
3、全宗管理机构和全宗档案数量
馆藏湖北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全宗1984~2002年综合文书档案9518卷,55031件)。
二、档案内容与成份介绍
馆藏湖北计划管理干部学院文书类(案卷级)、教学类、财会类、科研类、基建类、照片类、实物类。其中文书类(案卷级)4633卷、教学类2277卷、科研类37件、财会类2400卷、基建类138卷、声像类33卷。
04 湖北经济学院(2022年~2025年)
一、全宗介绍名称
湖北经济学院全宗介绍
二、全宗来源简况
1、全宗构成者形成和全宗成份介绍
湖北经济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于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
学校现设本科专业56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8641人;2012年起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开办应用经济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金融、法律、应用统计、税务、保险、数字经济、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审计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在校研究生1062人;专任教师1186人,其中教授165人、副教授4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7人、占比57.08%;校园占地面积2138.37亩,校舍建筑面积81.83万平方米。学校位于武汉市光谷科创大走廊腹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倾力打造校园生态景观轴,疏朗别致,绿水环绕,林木葱茏,花香四季,人文智慧绿色相映生辉,获评省级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办学方针,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努力让学生获得更高质量学习经历,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实践、实用、实干人才(简称“三有三实”人才)。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主动对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专业体系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协调发展,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区域经济发展与碳中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法学、现代服务业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聚焦聚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聚焦聚力“三全育人”“五个思政”,积极建设好专业、好课程、好教材、好实验室、好课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金融学、财政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法学、经济学、休闲体育、商务英语、新闻学、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保险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审计学、电子商务、动画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货币金融学等8门课程获评国家级“金课”,81门课程获评省级“金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奖2项,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6项,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校聚焦聚力发展学术生产力,坚持科研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围绕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布局,在数字经济、低碳经济、长江经济带发展、楚菜产业、物流供应链等领域构建平台、汇聚人才、培育成果,已建成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数字金融创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成其他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委省政府改革智库3个,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科研机构18个,与武汉市、荆州市、黄冈市、恩施州、荆门市、仙桃市、随州市、孝感市等开展战略合作。近5年,承担国家自科、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18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3项,其中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179份研究报告得到中央、省部级领导批示,一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进入政府的规划和决策。
学校聚焦聚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并重、聚才兴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人才16人,省级人才92人。近年来,学校加强对台引才引智工作,先后引进全职台湾教师50名,得到国家和省对台工作机构和台湾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我校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是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学校积极推动开放办学,先后与美、英、法、意、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40多所著名大学或教育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互访、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和保荐硕士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意大利乔凡尼·巴蒂斯塔·堤埃坡罗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弗罗斯特堡州立大学合作设立湖北经济学院弗罗斯特堡碳经济与数据科学学院,首批开设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企驻校、共建共享,与政府、行业和企业深入开展“六个共同”多元化深度合作,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33个,建成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6个,创新了校政行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湖北经济学院档案形成时间2002年,截止2025年馆藏档案为42357卷、57214件,包括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全宗号 01)、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全宗号 02)、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全宗号 03)、湖北经济学院(全宗号04)四个全宗,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基建、设备、出版、外事、财会、学生、声像、电子、实物等 13个门类,档案的主要内容有:上级单位下达的指示、规定、通知等,学校各类会议记录、规章制度、干部任免、教职工聘任、各类统计报表、课程设置、新生名册、学生借读、转学及休复学材料、科研课题的鉴定、获奖等有关材料,出版的学报、校报的材料,永久性建筑施工、竣工材料及图纸,外籍教师、学者及教师学术交流、友好参观、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有关材料。
学校档案馆藏丰富,门类齐全,利用率高。这些档案为学校管理、制定规划、教学改革、职称评定、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编史修志、学籍证明等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档案馆编写了《湖北经济学院档案全宗介绍》、《湖北经济学院组织沿革》、《湖北经济学院科项目成果简介汇编》,参与编写了《湖北经济学院大事记》、《湖北经济学院制度汇编》等多种编研成果。
2018 年,学校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湖北经济学院档案实体分类实施细则》,并按此进行编目、整理、排架。分类号由一、二级、三级类目代号组成。根据高等学校档案产生的领域范畴,结合档案记述的内容性质,将全宗内的档案分为 13 个一级类目。一级类目的标识,采用类目名称主词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如“XZ”即“Xing Zheng”(行政)的简称。二级类目是对一级类目的细分,其标识采用“双位制”,如“综合”为 11,其余二级类目依层次累计为 12、13......99,但10 、20......行带“0”的数字不用。各类档案的档号:全宗、年度、保管期限号、分类号、案卷号、件号组成,其间用连接符号“-”连接。年度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分类号由一、二、三级类目代号组成。档号的标识,采用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制。
档案馆按“三室分开”的原则,设有档案库房、阅览室陈列室和办公室。库房按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配齐了门禁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档案柜、空调、除湿机、防盗铁门铁窗、温湿度记录仪、防光窗帘、消防设备及防虫用品,严格按照库房“八防”要求做好档案保管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工作。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我校采用了东方飞扬 Es-OAIS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可利用计算机组卷、借阅,并可运用计算机进行检索、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等,实现了 OA 电子文件在线归档。为开发学校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凭证、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资料、为个人提供学历、成绩证明材料。近三年来,档案馆共接待各类档案查阅人员(单位)3752人次,查阅档案4200余卷次。
2、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称
无
我校的档案工作在学校党委行政的直接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档案馆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取得实质性新进展,档案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健全且运行良好,馆舍设施设备条件显著改善,各项业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档案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对学校建设发展发挥有力服务支撑作用。今后我们将坚持对标新时代高校档案工作的新要求,着力找差距、补短板,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推动学校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