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湖北经济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转型改革实施意见(试行)

发布者:学校办公室发布时间:2018-05-25浏览次数:132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三有三实”人才,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战略目标,根据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湖北经济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要求,特制定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转型改革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教学为主、开放共享,创新引领、科教一体、产教融合,围绕学校“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实验室管理机制,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开展实验实训教学,努力把实验教学中心建成学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改革目标

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筹协调,大胆创新,逐步推进,通过1-2年的努力,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实验教学的系统化标准化,为学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左右,搭建完备的实验教学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实验室文化,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团队,推出一批显性教研教改成果。到2025年,力争将中心打造成“五个基地”:教学改革成果孵化基地、实验实训创新创业教学基地、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基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基地、社会咨询服务培训基地,达到国内同类平台的一流水平。

三、改革思路

(一)明确中心定位

中心是学校实施实验实训教学活动,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辅助性服务的重要教学基地。要理顺中心与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各专业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关系,剥离与实验教学无关的职能,专注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

(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构建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体系,应包括构建由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跨专业实验教学以及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构成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等4个子体系。


(三)建立高效运行机制

探索创新实验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特色鲜明的规范、高效、科学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学校组建“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领导小组”和“实验教学指导组”。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三重一大”事项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进行决策。

(四)打造实验教学团队的“三支队伍”

整合校内外实验教学资源,组建实验教学团队的“三支队伍”:以实验教学中心人员为基础的专职 “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师资团队”;以学院专业实验教学师资参加的“专业实验教学团队”;以校政行企的专业人士、在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助教组成的“兼职实验教学辅助团队”。

四、改革任务

(一)明晰中心发展定位

1.明晰中心职责。负责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负责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及竞赛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考核;负责实验实训课程建设;负责校内跨专业跨学科综合实验实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负责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负责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公共实验室的教学管理;负责全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方案制定和项目申报等;负责全校实验教学资源的配置与调度;负责全校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价;负责校内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开放运行,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咨询等服务。

2.理顺关系。各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实验教学改革,出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配套政策,建立激发实验教学活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要适应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发展及其运行机制的需要。教务处负责协调实验教学管理,资产与设备处负责实验教学办学条件建设,其他职能部门负责协作中心相关工作。中心协同各教学单位承担实验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实施管理工作。

(二)加大改革扶持力度

3.给予改革“试验特区”政策支持。学校赋予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师资聘用、教师分类管理、定岗定责、教学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审制度、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以及教学管理和评价改革等自主管理权,支持广大教师投身实验教学工作。

4.对实验教学实行“三个单列”。一是教师职称评审单列,对实验教学教师职称评审指标数额和条件计划单列。二是教研教改立项单列。三是工作量核算单列,实验教学工作量按照普通教学课时的一定系数进行考核,跨专业实验课2.0,专业实验课1.0-1.2,辅助实验课0.5

(三)健全中心运行管理机制

5.成立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人事、教务、资产、财务、科研、实验室等管理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落实条件保障、日常监督管理和年度考核工作,协调解决实验教学中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6.成立实验教学指导组。由校内外优秀专家组成,负责审议实验教学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重大教学改革项目、重大对外开放交流活动、年度报告等。

7.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实验教学中心目前规划专职人员编制为24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兼职副主任2人。中心下设3个教研室(跨专业综合实验实体教研室8人,专业实验虚拟教研室,实验活动竞赛项目工作室)和4个实验教学管理事务部(开发设计部3人、教学管理部3人、技术支持部5人、行政办公室2人)。



8.实行岗位职责项目管理制。实验教学中心设置实验设计岗、实验教学岗、实验技术岗、实验管理岗等四类岗位。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工作流程书、岗位绩效考评表。岗位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履行岗位职责,接受岗位绩效考评。

9.实行中心统一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中心统一主要体现在由中心对实验室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安全检查。分类管理主要体现在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和经、管、法类专业实验室由中心负责管理;其他专业实验室由所属学院管理,同时执行中心统一制定的实验教学标准并接受中心的实验教学检查。

10.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活动管理方式。除特殊专业实验室外,中心对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活动实行集中管理方式,全面负责实验教学设计、实验项目开发、实验过程指导、实验教学考核等各个环节,同时负责为全校各个相关专业提供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和实验平台,负责相关教学计划制定、实施监控及教学质量的评价。对于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活动,实行中心和各教学单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即在实验教学的实施方面,实验课程的确定、实验教学计划与内容的安排和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由各学院分散负责;中心集中统一负责实验教学标准制定、实验教学服务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考核等环节。

(四)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11.团队实行项目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师资团队”组成实体教研室;“专业实验教学团队”组成虚拟教研室;“兼职实验教学辅助团队”组成项目工作室。

12.成员实行“身份双重管理模式”。实验教学人员的实验教学工作统一归口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实验教学人员的其他工作仍归其所在行政单位管理。

13.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教研室和项目工作室是实验教学的基础组织,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

(五)加强实验教学内涵建设

14.中心加强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统筹协同。以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在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方面打造一批优质实验教学项目资源,重点突破跨专业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实施,并组织协调全校的实验教学力量进行与之配套的专业实验和基础实验的教学设计、实施和推广。

15.构建和完善各学院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各学院要结合各专业教学特点和建设要求,全面规划实验教学的内容建设,构建完善与理论教学配套的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系统规划明确落实各个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及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并通过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指导书、实验教学教材讲义等基础建设,创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的专业实验教学精品课程以及课程体系。

16.开展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将跨专业跨学科实验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经济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学生配置到仿真企业、仿真管理和服务机构的不同工作岗位,按照实际业务流程和规则,在复杂动态的仿真社会市场环境中进行企业模拟运作。

17.培育实验教学特色项目成果。采取学校规划选题与各单位自主申报相结合的形式,遴选部分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成果进行重点打磨,增强推广价值,力争形成一批高水平校级、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成果,学校大力宣传和推广。

18.开展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加大数据库的购置,特别是可用于实验教学二次开发设计应用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数据库,以确保实验教学设计开发与应用所需的基础资料。加大投入自建实验教学区域案例、行业案例、企业案例等的数据库,为开发设计具有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项目提供基础,充分运用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信息进行收集挖掘分析研究,为教学与科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路。

19.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建立校际访问学者和对外培训制度,设立开放课题,积极承担实验室人才培训和培养任务。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和资源建设。积极组织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竞赛、成果展示与培训活动,与国内外各类实验室机构和团队开展可持续的实质性合作。

(六)加强实验教学技术保障

20.更新完善学校实验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继续更新完善学校实验教学软硬件设施,力争做到品质精良,组合优化,配置合理,数量充足,维护经费足额到位,满足现代实验教学要求。提高实验教学使用效益,健全落实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与环境维护措施得力。实验室设计、设施环境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环保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21.搭建提升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大平台。搭建融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鲜明特色的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大平台,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确保跨专业实验教学成效明显。

22.开展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设计建设。开展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应的开发设计管理,建立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加大力度开发一批高水平的精品实验项目。进行共享平台标准化建设,制定、修改和完善在实验教学、开发设计、技术支持和服务管理模式的标准化规范,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

23.加强互联网+趋势下实验教学新技术的应用建设。探索以大数据、云计算、VR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创新,考虑设立实验教学新技术应用示范实验室进行试点,加快研究跟踪互联网+在实验教学应用领域的最新动态,探索设计互联网+在实验教学方面的应用。

(七)加强中心自身建设

24.加强实验教学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制度、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以及管理服务制度,形成实验教学完备的制度体系。

25.完善实验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统一制定实验教学质量标准,逐步完善形成一整套适合实验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力量分类修订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跨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创业实验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指导书、实验教学教材讲义等,并分类制定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26.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各类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持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探索校企、校所、校校合作开发网络化、虚拟化教学资源。中心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信息化工作统筹管理,保证安全运行。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全校师生员工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验实训教学对学校本科教育创一流和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重大意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要求体现到实验教学工作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实验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主任。

(三)落实经费保障

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实验教学所需经费实行统一筹划,项目管理,纳入年度预算,分期分项投入。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制定项目经费需求与落实方案,实施项目绩效评价,确保经费落实到位、保障有力。

(四)强化责任考核

中心及有关部门根据本意见细化实化量化任务项目和落实指标,分解到年度,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管理,加强过程管考和年度考核,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2018126









9 —